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,《礼记·学记》里曾提到过: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”,这是对教育地位最好的表述。而教育学习离不开老师,何谓师者?韩愈说过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。礼记中还曾记载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”。这都表明老师自古以来就有极其重要且崇高的地位,如今更是亦然。
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。万松柏校长在《难忘的好老师》中提到习近平主席说过的一番话曾深深触动了他: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,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,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。”教师对文化的传承,文化的创新,人才的培养,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。智工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好老师队伍,十月份学校通过听课评课和绩效考核的评比方式,选出了六位优秀老师和班主任,她们是祝李芳、龚雨晗、余梦晗、张思佳、邬霖睿和董静。
六位优秀老师和班主任合影
今天我们有幸对两位老师代表进行了采访,让她们谈谈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,并分享下成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。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很快过去了,大家似乎意犹未尽,让我们看看这些美丽的老师们是如何恪尽职守、兢兢业业工作在自己的三尺讲台,而她们对智工学子的未来又有怎样的寄语呢?
优秀教师祝李芳老师
祝李芳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,目前教5个班级的语文学科,她分享了三点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:
教学前,特别是开学第一课会以“爱的约定”为主题,与学生达成学习和习惯上的一致。要以“爱心、耐心、细心”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,对学生多鼓励、多督促、多交流,不以处罚为目的,营造一个互帮互助有爱的集体。
教学中,首先要经常自我反思,怎样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,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。把自己的反思和困惑反馈给学生,与他们共同分析、解决问题。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,相处时要做到友爱、文明、有理、诚信。最后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科游戏、历史故事、流行歌曲等方式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,让她们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。
教学后,要积极准备备课,但不以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为主,而应该多思考教学方法和技巧,做到一课一得。还要花时间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,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,提升课件内容的丰富性、实用性、趣味性。同时,她还强调批改作业也是检查教学效果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之一,建议老师们批改作业时多以文字的形式,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,多写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语。
只有真正把教学的工作做精、做细、做实,才能瞄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,才能进行耐心细心的教育。祝老师说在近两个月的教学工作中,从心里感受到学生们需要被关心、被肯定、被引导。教育就在点滴之中,用爱的方式教育或许路程漫长,但爱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,也会深深的影响他们。
*
优秀班主任董静老师
班主任董静老师非常赞同祝老师的观点,她说一直记得陶行知先生的话: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”。作为班主任,时常从早上6点半工作到深夜转钟,感叹时间不够用。虽然很辛苦,但还是喜欢这样炙热的人生。她目前教4个班级的《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》科目,还是计算机网络应用3班的班主任,作为年轻的老师也有一些班级管理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。
第一,要富有热情与激情。只有自己从里到外散发热情才能去感染学生,让学生们在智工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积极向上的氛围。
第二,要富有爱心和耐心。学生性格多种多样,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,用爱心去感化他们。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,学生犯错在所难免,作为老师要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,积极引导不断纠正改进,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与他们同在。
第三,要团结一心,荣辱与共。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,但是班级的建设更离不开班里每一位同学。大家的一言一行在班里只有班主任看到,但是走在校园就代表班级,来到社会就代表学校。要让学生们知道班级是一个整体,要有荣辱使命感,不要因个人行为影响班级名誉,做事三思而后行。
第四,要与家长及时沟通。班主任是联系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纽带,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,引导家长与学生多沟通,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班主任及学校的信任。
第五,要建立班干部队伍。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,一支有效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,还能帮助班主任更好的了解班级动态。班主任要挑选责任心强、踏实肯干、积极主动的学生当班干部,对表现出色的班干部提出表扬,建立威信,做的不好的,私下交谈,纠其改正,维护自尊心。
最后,董静老师提到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,工作方法千差万别,要在实践中更深入地摸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,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。管理学生既要做到和蔼可亲,又要让学生有敬畏之情,这样才能把班级建设得更好。还要从心底散发出热情,热爱每位学生、热爱教师职业、热爱智工学校、热爱教育事业。
董静老师
祝老师和董老师是智工学校众多优秀教师中的一员,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,也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,更是莘莘学子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希望我们的老师,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以爱为源,润泽生命,以智为根,因材施教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,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。于求真务实中体会教师的快乐,于平和心态中找到做职教人的幸福。
武汉市智工职业技术学校
这里提交报名申请,我们会尽快联系您!
武汉市智工职业技术学校
欢迎你!
Online Consulting